欧洲料迎数十年来最暖1月 但供应风险挥之不去 气价难以跌得“尽兴”?
時間:2023-01-30 11:36:38 來源:
天長新聞網
來源:券商中國 一張沒法確認真實性的刷屏曬出9位數銀行存款余額截圖在網上刷屏。 近日,自稱賬戶真假做夢有小紅書博主發帖曬出了自稱是投行自己銀行卡余額的截圖,卡內余額9位數,億元銀行約1.44億元。網友有網友稱,都不的錢“做夢都不敢想的敢想錢?!毕嚓P截圖在網上廣為傳播,刷屏曬出博主自稱是自稱賬戶真假做夢投行MD(董事總經理),但其內容真實性無法確認。投行該博主的億元銀行過往發帖部分也與投行相關,聲稱可以解答關于投行的網友一些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都不的錢上述金額及人的敢想身份都存疑。 此前,刷屏曬出也有券商人士在小紅書“被”發帖曬高薪。去年,有券商分析師曬出225萬元的年薪,后當事人發文辟謠。 去年5月,中證協發布的《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稱,證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時,應當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穩健薪酬方案,充分考慮市場周期波動影響和行業及公司業務發展趨勢,適度平滑薪酬發放安排,同時做好薪酬激勵的極值管控和節奏控制。 投行MD曬9位數銀行卡余額? 近日,小紅書博主“king先生”發帖稱,“投行MD銀行卡余額1.4億元!”該博主稱,發現一位投行MD在小紅書上發帖曬銀行卡余額,僅一張銀行卡的余額就超過1.4億元。該博主還稱,早就聽說MD有錢,卻沒想到這么有錢。 記者在該投行MD的主頁看到,該博主確實曬出了銀行卡余額截圖,余額大概1.44億元。不過,其真實性還沒法確認。該博主昵稱中帶有“投行”字眼,且在給他人的回帖中自稱是投行MD。其發布的部分內容也與投行有關。 據了解,投行MD是投行的一種職級,目前很多券商都在使用,每家略有差異。不過,總體來說,一般可以分為如下的等級:A(經理)、SA(高級經理)、VP(副總裁)、SVP(高級副總裁)、D(董事)、ED(執行董事)、MD(董事總經理),每個職級還會再有細分,比如VP就有VP1、VP2、VP3。這樣就相當于分出了20多個職級體系,新人進去從最低級的職級開始,慢慢往上升級。 由此可以看出,投行MD已經是非常高的職級了。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這種截圖尚不能確定真假,也可能金額都是P上去的。即便都是真的,也可能這些錢與工作收入關系不大。 券商首席“被”曬兩百多萬年薪 無獨有偶,此前也有券商人士“被”曬收入。2022年1月6日晚間,在微信群及微博上,一份券商非銀分析師在小紅書上曬年薪的截圖飛速流傳。 截圖顯示,一個博主曾在小紅書多次曬出其工資收入及納稅證明。其中,個人所得稅APP截圖顯示,截至2021年11月,該人士當年稅前收入高達224.67萬元,其中已申報稅額就達到62萬余元。 另一份該博主曬出的銀行流水顯示,2021年11月,該博主拿到了當年最低的一個月工資——實際到手60795.61元,并且銀行摘要露出“XX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字樣。 有人在微信群傳播該份截圖,并稱該小紅書博主為某中型券商研究所的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 該事件能引起網友快速傳播,一方面是由于券商分析師收入高確實吸睛;另一方面,由于薪酬保密往往是許多企業的紅線,此前也并沒有太多從業人員在社交網絡上公然曬出收入。 不過很快,這名分析師就在朋友圈發文辟謠稱,“今天碰到大無語事件”,她完全不認識爆料人,也沒有小紅書賬戶?!坝腥艘苹ń幽驹賯鞑?,無論是法律還是道德都很可恥,也違法,希望趕快平息?!?有同行在該名分析師朋友圈下留言稱:“首席薪資太讓人羨慕了?!痹摲治鰩熁貜头Q:“假的”,并表示,“傳播的人完全沒有公德心和法律意識,就利用互聯網的某些偏好大肆鼓吹某種風氣,請出來道歉?!?記者曾與該分析師所在的券商聯系,該公司人員回應稱:公司及研究所方面已經內部核實,該收入確實不是分析師本人所發,并且該分析師本人也沒有小紅書賬號。 此次分析師小紅書曬收入事件,盡管所在券商證實是造謠,但也為吃瓜網友揭開了券商分析師高收入的冰山一角。 做好薪酬激勵的極值管控和節奏控制 去年5月,中證協發布了《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以下簡稱“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指引表示,證券公司薪酬制度需滿足四大原則,貫徹穩健經營理念、確保合規底線要求、促進形成正向激勵、提升公司長期價值。比如,確保薪酬約束機制與合規管理有效銜接,避免過度激勵、短期激勵引發合規風險。 指引稱,證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時,應當結合公司經營實際情況、合規風控效果、自身發展戰略、股東長期利益等多種因素制定薪酬預算總額,綜合公司實際情況和市場水平確定薪酬標準,平衡不同職位、不同崗位人員的薪酬水平。 同時,證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時,應當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穩健薪酬方案,充分考慮市場周期波動影響和行業及公司業務發展趨勢,適度平滑薪酬發放安排,同時做好薪酬激勵的極值管控和節奏控制。 指引顯示,證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時,應當保障全面風險管理和合規管理的有效落實,不片面追求市場排名、規模類指標和短期業績,制定防止因過度激勵引發風險隱患或合規風險的具體規定,不得為員工提供對沖措施降低薪酬與風險的關聯性。薪酬制度中應當明確不通過包干、人員掛靠等方式開展業務,不通過直接按比例分成等獨立考核方式實施過度激勵,不將從業人員的薪酬收入與其承做或承攬的項目收入直接掛鉤。 此外,證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時,應當建立嚴格的問責機制,增強薪酬管理的約束力,包括但不限于獎金、津貼等薪酬止付、追索與扣回等內容,對違法違規或導致公司有過度風險敞口的高管和關鍵崗位等相關責任人員追究內部經濟責任。 責任編輯:陳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