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高管暗示将推出新版PS5,称2023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時間:2023-01-28 01:46:07 來源:
天長新聞網
可穿戴智能設備健康監測的備選意義 在于提醒身體變化 出現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血氧儀最近有多熱銷? 以居京東心電/血氧儀榜“榜首”的某品牌血氧儀為例,其30日銷量達106.8萬件。手表在淘寶,可成多款血氧儀產品的為血購買頁面顯示“預售7天內發貨”。 在血氧儀斷貨后,氧儀不少消費者把視線轉移到帶有血氧檢測功能的備選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可穿戴智能設備上。手表在各大電商平臺,可成帶有“血氧檢測”等字樣的為血可穿戴智能設備銷量也直線上漲。據蘇寧易購平臺數據顯示,氧儀2022年12月帶血氧檢測功能的備選手環、手表比上年同期銷量增長330%。手表 熱銷之下,可成二者測量原理是為血什么、測量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也成為關注焦點。氧儀 測量原理是什么? 當血液中的脫氧血紅蛋白與進入人體的氧氣結合,會形成氧合血紅蛋白。兩者對紅外光和紅光的吸收比率不同。氧合血紅蛋白吸收較少紅光、較多紅外光;脫氧血紅蛋白吸收較多紅光、較少紅外光。血氧儀和具備血氧檢測功能的智能手表、手環都利用了這一特性,但工作原理又有所不同。 常見的指夾式血氧儀一般會在設備上方配備一個發出紅光的LED,以及一個發出肉眼看不見的紅外光的LED,不同波長的光穿過手指后,儀器下面的光電傳感器負責接收,然后再計算得出血氧飽和度。 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智能設備一般佩戴在用戶的手腕上,手腕處的組織結構更復雜,骨頭也更粗厚,光線難以穿透,所以沒法用血氧儀的“透射式”,而是通過光照到手腕后的發射信號來計算,屬于“反射式”。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使用血氧儀還是可穿戴智能設備,進行血氧測量時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式方法,這樣得到的結果才具有參考意義。 兼具多功能與便捷性 血氧儀或帶有血氧檢測功能的可穿戴智能設備的熱銷,其實源于對低氧血癥的擔憂。 血氧飽和度是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征之一,通常情況下它代表了身體目前的血氧含量。當血液中缺氧了,氧氣就沒法很好地運送到心臟、大腦等各個重要器官,所以供氧不足會引起多種疾病,甚至導致不可逆的損傷。 在正常海拔情況下,血氧飽和度在94%-100% 為正常區間,低于80%為重度的低氧血癥。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新冠確診患者在靜息狀態下,吸空氣時血氧飽和度低于93%可判定為重癥,而重癥患者的護理需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和意識狀態,重點監測血氧飽和度。 隨著疫情發展,人們也開始關注轉陰之后如何守護呼吸道健康。相關專家表示,要做好常規的基本防護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開窗通風、接種新冠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持續戒煙、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體力活動,同時提醒有呼吸道病史的人群,日常治療藥物要備足,遵醫囑服用,并按時隨訪。 目前醫學研究機構也在推進居家呼吸健康監測,例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和301醫院聯合在呼吸健康領域發起研究,通過華為智能穿戴設備采集心率變異性、呼吸率、血氧、咳嗽音等生理參數,可以篩查肺部感染風險,并通過檢測夜間睡眠期間的呼吸率、皮膚溫度等,了解呼吸健康狀況。 相較醫用監測儀器,可穿戴智能設備具有便捷性的特點,能實現體溫、心率、血氧等多維度生理指標的綜合測量。 有研究表明,在發現病情惡化方面,連續監測優于間歇監測。在居家健康監測中,使用以智能手表為代表的可穿戴智能設備可以在較長時間內連續測量,與平時的基線情況進行對比,早期及時識別異常癥狀。以華為手表、手環為例,可以實現血氧、心率等生理指標的連續檢測,并在血氧值較低、心率異常等情況下進行異常提示。 后疫情時代,伴隨人們健康意識和需求的提升,智能手表的銷量在近年來已經引來一波“小陽春”。 據艾媒咨詢,2021年中國智能手表市場規模為295億元,預計2025年超過400億元。根據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2年第三季度》,2022年第三季度智能手表市場出貨量達到1080萬臺,同比增長1.8%,這其中成人智能手表的銷量漲幅達到了13.3%。 但無論是血氧飽和度、呼吸健康還是其他功能,可穿戴智能設備健康監測的意義在于提醒身體變化,出現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果殼:我也搶不到血氧儀,于是找了一堆替代品,然而…… 作者:馬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