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余年再开盘,“总价是小2000万元起”,买房要签“双合同”,北京国贸豪宅“重装”入市疑云
時間:2023-01-23 10:50:34 來源:
天長新聞網
2022年即將告別舞臺,雙壓在這一年中,年終年季我們普通人也深刻體會到了何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盤點 世界進入新的透視動蕩變革期,日本前首相遇刺,白酒美聯儲瘋狂加息,疫情烏克蘭戰爭陰云籠罩,政令重回正軌能源危機愈演愈烈,下跌世界似乎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入谷十字路口。 回望2019年王興的底明度或一句: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卻是雙壓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有過去的年終年季三年中,似乎見證了他的盤點一語成讖。 白酒在這一年中也艱難前行,透視特別是白酒去年高歌猛進的醬酒遺留的庫存難以一時消化,不少品牌的白酒都遭遇了渠道“堰塞湖”,去庫存成為多家酒企的最大命題。 圈內最大的行業展會春糖三易期,最終出爐了史上最冷“冬糖”,賣酒難,一個難字寫在大多數行業人士心中。 臨近年底,防控政策放開,陽過的人們回歸正常生活,也讓久違的煙火氣重新升騰在城市中,也給即將到來的2023年帶來新的希望。 困境中前行 其實白酒的頹勢從2021年中開始顯現。 那年上半年,白酒真乃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勢,沾酒即醉的行情令資本市場趨之若鶩,白酒板塊股價節節攀升。 行業紅利刺激酒企迅猛發展,如釣魚臺、習酒、國臺、珍酒等一眾醬酒企業對旗下產品連連提價。 直至8月,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了《白酒市場秩序監管座談會》,主題正是對“資本圍獵白酒”話題的討論。 一言定調。 醬酒漩渦中心的茅臺鎮開始重拳清理整頓小酒廠,有報道稱,已治理酒企高達上千家。 隨即,吉宏股份(15.840, 0.11, 0.70%)、眾興菌業(8.320, 0.22, 2.72%)兩家業外資本跨界醬酒的收購案以“因市場宏觀環境發生變化等原因”戛然而止。賺快錢的資本熱開始退潮。 到了2022年,前一年盲目提價造成的庫存積壓,加上防控政策反復封控造成的消費場景消化,極大地影響了酒企銷售。 資深醬酒專家、權圖醬酒工作室創始人權圖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醬酒降溫受多層因素影響,從資本層面看,國臺、郎酒兩家醬酒企業IPO的遇挫,打擊了投機資本,促使部分金融資本退出;其次,8月份的會議,從產業導向來看是從嚴的,加重了業外對白酒未來的擔憂。從行業自身來看,近兩年醬酒發展過快的結果是動銷緩慢和渠道庫存積壓,特別是在河南和山東兩個白酒消費大省表現得尤其突出。 全國最大酒類流通批發市場的鄭州百榮市場,一向有著中國白酒市場“晴雨表”之稱。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鄭州百榮生意極為慘淡,客流量只有平常的一成左右。到了2022年在下半年,百榮市場甚至停擺了近兩個月,直到12月初才恢復正常營業。 渠道之觴可見一斑。 水井坊(84.420, -1.49, -1.73%)副董事長、總經理朱鎮豪在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線上說明會上直言,目前外部環境對白酒板塊有相當大的影響,消費場景嚴重萎縮,導致門店庫存壓力很大…… 一位A股上市酒企高管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從整體白酒市場的反饋來看,今年國慶與上年同期相比約下滑20%-30%。 消費不及預期,直接影響到二級市場的表現。 今年十一之后的首個開盤日,禁酒令傳聞橫空出世,本就信心不足的白酒板塊股價一瀉千里。 10月31日,白酒風向標貴州茅臺(1727.000, 8.00, 0.47%)股價一度跌破1400元。 茅臺為此花樣救市,首次披露茅臺酒含稅銷售收入破千億元,并首度推出大手筆的特別分紅。 中國酒業協會也聯合企業對外喊話:資本市場的股價和實體經濟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價值背離”,白酒行業發展穩中向好的根本趨勢沒有改變。 但直至防控政策優化,茅臺股價才重新站上1700元。 明年三季度或恢復正常 熱度過后,酒業投機者如潮水般退去,有人離場,也有人繼續入局,看好白酒長期價值者仍然尋找合適的標的。 身處資金鏈危機的復星在賣掉金徽酒(26.750, -0.05, -0.19%)之后,出手了一家醬酒企業—夜郎古酒業。作為國內頂尖的投資集團,復星對醬酒的價值依然十分認可。 華潤系則是今年接連攬入金種子酒(26.720, 0.24, 0.91%)和金沙酒業,加上之前拿下的景芝酒,組建成芝麻香、濃香和醬香型的白酒“拼盤”。 隨著白酒行業馬太效應加劇,2023年頭部酒企的優勢將越發凸顯,而中小酒企的生存環境則更加艱難,行業的大洗牌即將到來。 擁有雄厚資金的龍頭企業如茅臺、五糧液(180.690, 1.94, 1.09%)是否會出手并購,上演大魚吃小魚,這將是明年酒業的看點之一。 防疫政策雖然已經放開,據藍鯨財經記者了解到,酒企對于2023年并不過分樂觀。 在采訪中,有酒企管理人員對記者表示,雖然部分受疫情沖擊的大型城市已經恢復煙火氣,但國內整個市場尚未恢復,預計明年一季度很難達到往年的水平,樂觀估計明年三季度市場或可恢復正常。 華潤雪花啤酒董事長侯孝海對明年的啤酒市場做出預判,白酒市場也可引為參考。 侯孝海認為,疫情之后大概分4個階段,第一季度,因為病例的爆發式的傳播和規模的持續集聚,使得銷售受到巨大的阻力,春節期間假日消費的小增長會比去年低,第一季度是最困難的一個階段。第二季度,消費恢復,現飲修復性的增長,非現飲繼續保持高度的增長。二季度是一個穩定增長的季度,我們要迅速出擊,獲得補償式、修復式地增長,能夠帶動上半年整體實現正增長,而上半年實現正增長非常重要。第三季度,中國基本上會走出疫情,走上常態化的生活狀態。經濟生活常態化之后,整個旺季的增長是可以期待的。第四季度,是整個消費品最后的沖刺。2023年的第四季度是啤酒崛起奮戰的階段,這個四季度應該會實現更高幅度的增長。 無論如何,2022年即將過去,希望新的一年會更好。 責任編輯:李墨軒